,只有《庆余年》的作者张庆,可以直接打破莫比乌斯系统。即使我是执笔者,也没有把握到底怎么做。
可是张庆……已经因为车祸去世了。
我不知道我的构想是否可行,所以恕我现在还没法引导你。”
困在囚笼里的灵魂们,在听到朱黎的话之后,渐次安静下来。
可能他们也想不到,朱黎竟然有朝一日会参与拯救一个角色。
还是一个配角。
李瑶兮一时百感交集。
“如果他的灵魂也在,定会觉得你冷血。”
“他消散了,”朱黎厌倦地微合双眸,“再说了,冷血恰恰表明我是合格的执笔者。”
灵魂们再次发出了在朱黎听起来毫无价值的哀鸣。那声音深沉而哀切,仿佛在为朱黎佐证一样。
……
数枝梅花映窗,窗外唯有簌簌落雪声,屋内氤氲着茶香。
李瑶兮暗笑,不久前范闲在抱月楼设鸿门宴的那一夜,八家将尽数死绝,怎的二皇子还有心情在这里悠闲地烹茶。
自从一同在皇宫走了一圈之后,李瑶兮与他的隔膜小了不少。
反正他也没有利用过她,更没有像庆帝一样,没事安排个暗杀。
就冲这一点,李瑶兮就喜欢他不知超过庆帝多少倍。
但,八家将之死,到底给二皇子带来了不小的打击。他虽面色尚显轻松,可眼底却已经有了淡淡的青色,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出来。
李瑶兮算了算。离著名的大东山之变,还剩大概半年时间。
所以,现在这个与她面对面坐着、专心斟茶的年轻皇子,只余半年的生命。
一股莫名的复杂情绪涌上李瑶兮的心尖。她不清楚自己对二皇子李承泽,是喜欢还是不喜欢,是心疼还是漠然。
她只知道,他们的见面次数已经进入了倒数……虽然他们其实一共也没见过几次。
二皇子有礼数地轻轻将茶杯放在李瑶兮面前,复坐下。
李瑶兮看见他修长的手指边放了一本《石头记》。
“安之杀了你那么多心腹,你还有心情看他的书?”
二皇子不愧城府极深,即使被李瑶兮戳到了还未愈合的痛处,也状若无事般,道:“文字一事,岂可沾染上庙堂俗尘?”
他若无其事地品着茶,像是沉醉于那一缕梅花雪水幽浮的淡淡清香。
李瑶兮犹豫一丝,举起杯盏,嘴唇沾了沾茶。
的确有一丝丝幽香,别有滋味。需要细细回味,才能被察觉出来。
算来这好似是她头一次饮下二皇子递过来的茶水。先前二人并不是没有像今日般对坐过,可她却从未接受过二皇子的任何东西。
李瑶兮舔着唇瓣,在确认了茶里的确没有下毒之后,才自嘲起她的谨慎来。
也对,人家一位皇子,哪里看得上下毒这般粗浅而拙劣的路数?
半掩的雕花格窗下,二皇子骄矜的眉眼间微有柔色。乍一眼看去,谁都无法将他和“狠辣”这个词联系起来。
他只是一个爱读《石头记》、爱品茶吟诗、爱当个富贵闲人的满心风月少年郎。
对了,李瑶兮想,最初的最初,她是怎么看待李承泽的呢?
那记忆已很远很远,仿佛是上一世了吧。
可她还记得。
在看到李承泽于月下饮鸩而亡的情节之后,她只以十个字为评价:
君本似琼玉,奈何堕红尘。
曾几何时,她也真心疼惜过这个身陷宫墙、身不由己的……小男孩。
可惜,随着她的“入戏”,从戏外人一步步被同化为了戏中人,便再不能怀着悲悯以上帝视角看这芸芸众生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《菡萏戏浮萍》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?我想最核心的,就是小人物对神权的反抗和对自己主宰命运的追求。当然,每个角色都是多面体。就拿朱黎来说,从“反抗”这个主题来看,她绝不算一个好人;可从李瑶兮的角度看,她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母亲。
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将这本书当成陈萍萍和李瑶兮谈恋爱的故事。